《画》教学反思

时间:2024-01-13 04:53:06
《画》教学反思15篇

《画》教学反思15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画》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学习多音字“卷”,学会正确书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阅工具书,理解“争先恐后、丰富多彩”等词语的意思,并积累运用词语。

3.继续引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理解重点词句,进而抓住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明白分工合作、齐心合力才能画好海洋世界的道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质疑激趣

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课题:画里少了什么)

2.质疑:

师: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画里少了什么?

生2:我想知道为什么少?

生3:我想知道这是一幅什么画?

……

师: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

[点评:从课题入手,从学生的需求入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参与学习的兴趣,体现了兴趣先导。]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标出来,用我们学过的识字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它们。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学习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初读课文情况

(1)同桌互相读课文,听一听,学一学。

师: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同学们听?

(2)指名读课文(5名学生),学生评价。

(3)认读生字。

①同桌互相认读生字卡片,交流识字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②课件出示生字:

A.“开火车”读,巩固生字的掌握情况。

B.出示“绘、搬、瑚”等字,说一说是怎么记住的?

C.出示蓝色的“卷”字

师: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卷”字组词,用另一读音说一句话)

D.指名读自己喜欢的生字,组词。

[点评:学生通过自读、同桌互读、指名读等形式,已基本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同时,这一过程也是学生自主识字的过程,再加上同桌之间的合作和指名读,巩固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想:你读懂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2.汇报交流:

(1)生1:我知道美术课上,文老师让同学们集体绘画《海洋世界》,而同学们在画卷上只画满了大鱼,其余什么也没画。

出示课件(一):(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

师:这是海洋世界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

师:海洋世界里有什么?

学生七嘴八舌地说:“有珊瑚!”“有水草!”“小虾米!小鱼!”“还有海鸟呢!”……

生2:老师,我知道这幅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板书:画中少了丰富多彩的海洋生物)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真正的《海洋世界》。

出示课件(二):(《海洋世界》)

学生们一边欣赏一边啧啧地称赞,议论。

生3:老师,我知道“丰富多彩”的意思了。是说海洋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数量又很多。

师:说得很好,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是一种好方法。

生4:我能用“丰富多彩”说一句话。我们的课余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学生纷纷鼓掌,教师对其投去赞许的目光。

再出示课件(一):

师:这幅画里为什么只有大鱼呢?小组讨论。

学生们热烈地讨论起来。

交流,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

生:因为在海洋世界里,大鱼是最重要的生物,大家都愿意画它,不愿意画别的。

生:在画画的时候,同学们各人画各人的,你们看“椅子搬到一旁,……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他们没有把自己看成是集体的一员。

生:对!这一句是讲他们都抢着向前,害怕自己落在后面。这也是“争先恐后”的意思。

……

师:你们觉得他们应该怎样做,才能画好《海洋世界》?

生:他们应该先分工,有画大鱼的,也有画其他海洋生物的,然后共同努力,就能画好《海洋世界》。

师:说得好!我们一起来读这段话。读了这段话,你们觉得画里还少了什么?

生:我觉得画里还少了大家分工、合作的精神。(板书:还少了分工、合作的精神)

3.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1:我想问同学们,从这篇课文中学到了什么?

生2:我也想问同学们,如果是你,你会画什么?

……

4.学生们思考着,讨论着。

5.集体交流:

生1:我学到了集体做事情,需要分工合作。

生2:我要画小鱼、小虾。

生3:我要画……

……

6.师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好,集体要做好一件事,需要大家分工合作,重要的事要有人做,次要的事也要有人做。

[点评: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交流心得,尊重学生阅读的不同体验,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分析,并及时给予指导,使学生在质疑、讨论、交流中,真正明白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联系实际:

1.师: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1:做值日的时候,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做好。

生2:出黑板报的时候……

生3:植树的时候……

生4:盖房子的时候……

……

2.师:你有什么感受和体会?

生1:在做事情时,我要先学会如何分工,再与别人合作。

生2:生活中需要合作才能做好的事情真多,我再做事情时,一定要多想想别人。

综合实践活动

师:课下,我们小组合作,画一幅真正的《海洋世界》,下节课,我们展示、评价。

[点评:学生在阅读中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增强学生分工、合作的意识,同时,在交流中,又锻炼了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加强与语文天地的整合,使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再次体会分工、合作的道理。]

《画》教学反思2

1.经过全面回顾和反思可以看出,课上有些教学流程的时间安排得太紧,以至于导致有些同学对知识点的理解不透彻,创作活动也流 ……此处隐藏8128个字……充分感受画中人物的形态各异,感受画家的画技精湛;(可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细节都不够完美,学生由于一开始读得不够通透,所以在感悟时、交流时,语言不够流畅,读得不够精彩。加上课件的效果不好,使得两处补白的效果大打折扣。为了顺应学情,忽视了2、3、4自然段文本的步步递进的关系,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有点乱了。)

三.拓展欣赏。

这一环节设计,目的是仿照第四节,自主说说画中精彩的场景,把赏图、想象、说话结合起来,以期达到“一个设计,多重效益”,实现既定的学习目标。(因课堂中的意外生成,顺应学情,这一环节融合进了上一个环节,因为对第4自然段读得不够透,悟得不够深,点拨得不够到位,所以在“说说我觉得最有意思的场景”时,学生便有些无从下“嘴”了,是本课教学中极遗憾之处。)

四.结课延伸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学生在之前赏读的结果,总结了这幅画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名扬中外。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总之,反思自己的这节课,总体感觉是知识点抓得准却不够常深入,训练点设计显得单薄,课堂效率低下,对课堂中的生成没有很好的把握和应用。这都是我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地方

  《画》教学反思13

《玲玲的画》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故事情节简单,大部节学生在第一课时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以识字、识词为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有收获,也有遗憾。

收获之一:四步识字扎实有效

根据二年级阅读教学的目标,字词教学是重中之重。教学中,我分四步落实。首先是初读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整体认读;然后跳出语境识字,先借助拼音识词,再去掉拼音识词、识字,循序渐进,体现低段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理念;其次是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加深记忆。最后,巩固识字,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由字到词再到句子最后到课文。

收获之二:手段语文化,使语文课更像语文课。

无论是生字词语的教学,还是文章重点句的学习,都运用了语文的手段来习得语言,内化语言。在认识“叭”字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字形,结合动作演示,学生很容易的理解了口字旁的“叭”表示声音。

收获之三:抓字词落实训练、积累语言字词

教学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的训练之一,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字词,根据词语的一定情境展开想象,通过朗读体会词语的含义,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表层意思,而且能使学生体会到词语内在的含义和丰富的感情色彩,加深学生的内心体验。在教学设计中,我就抓住了课文中的“端详”进行训练。学生对“端详”比较陌生,教师进行空洞的解释无助于学生真正地掌握这个词,而如果采用表演这种外在的形式,让学生看表演说意思并用词语说话,学生就对“端详”有了比较深刻的理解。学生就对谴词造句的妙处有了更深的体会,为以后的写作积淀了语言,使学生的语言训练落到了实处。

收获之四:写字教学扎实、有效

在写字教学这一环节,我先出示生字,学生认读,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组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字的结构,接着师范写较难写的字,最后生临写。遗憾的是在教学中,对于读我指导的不够,在检查学生识字情况时,我出示了句子,指名让学生读,但没有及时进行指导,导致学生在读课文时读的不是很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在指导朗读上下功夫。

《画》教学反思14

虽然学生对卡通形象非常感兴趣,但每个可爱的形象都是一个经典。每根线条精炼到位、流畅自如。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用稚嫩的小手表现出形象是不简单的事。

于是,我要做好引导示范工作。当学生看着我非常娴熟地将一只可爱的“唐老鸭”形象跃然于黑板上时,学生惊呼了起来:“哇,老师画得真好啊!”接下来,学生非常投入地打开自己的作业纸,开始冶炼起来。作业过程中,当我辅导构图有困难的学生时。忽然,身后传来清脆的声响:“老师,你画画怎么那么好啊?你向谁学的?我每天都在家里画,为什么画不到你那样呢?我真羡慕你!”听到这儿,我讶然了。

如果他就问前面一个问题,我真不知如何回答。幸亏有了下一句“我每天……”我微笑着对他说:“你知道吗?陈老师小时候和你一样,也每天画画,坚持到现在,所以就画得这么好了(善意的谎言)。你做对了,每天坚持,等你长大了,画得一定比陈老师还棒呢!说不定成大画家呢!”“真的?”他兴奋地追问。“真的!只要坚持!”我肯定地点头。最后得到的是闪着智慧的目光与充满自信的微笑。

一次小小的范画,赢得了学生的崇拜。愿我们的课堂多出现这样的崇拜语:老师,您的字写得真漂亮,我要向您学习;老师,你的文章太好了,我好羡慕;老师,你真聪明,什么难题总难不倒你;我们的老师简直象音乐家……

我想:当这些崇拜语在我们耳边想起的时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上的互动,更是精神上的互动。师生双方都会受益匪浅。

《画》教学反思15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被誉为我国宋代小百科全书的《清明上河图》这一古画的年代、作者、大小、画面内容及历史价值。教学中,我本着略读课文的教学原则,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感觉提纲挈领,上得轻松生动。

这篇课文的课题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材料,在学生读题后,让学生谈谈最关注的词语中最关键的字,大家自然把焦点聚集在“名扬中外”的“扬”上,紧接着,我让大家据课题质疑,学生提的问题还真不少,比如“这是一幅什么画?”、“这幅画的作者是谁?”“这幅画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说它名扬中外?”如:(1)读第2自然段时,重点引导学生看图上画了哪些人?选择感兴趣的人物多读读,并从画面上找出来,边读边对照;再让学生理解该处省略号的用法,想象补充省略的人物说一说。(2)读第3自然段,重点理解画中人物的“形态各异”。(3)读第4自然段,引导学生看画面,编情景故事,体会画的“传神”。

二、读中欣赏古画和文本。

在学生初步感知古画的基础上,我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其中一段练习朗读,借机训练学生朗读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并在指导朗读的同时进行适当的拓展,如:二、三段让学生分角色读“有……有……有……”“有的……有的……有的……”,并让学生读完书上的内容后引导学生说话练习,最后要求学生根据课文拓展想象,学生兴趣浓厚,想象得丰富。

三、了解古画价值,突出主体。

从清明上河图的保存开始,讲到画中的人,再讲到画中的闹市。引领学生欣赏并了解了古画的内容,最后,我让学生再看了一遍古画并让他们思考为什么它会成为一幅名扬中外的画?学生想得很细,回答得很好。我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了这幅画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而名扬中外。

在本课的教学中仍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如:对后进生的关注不够,教学没能面对全体学生,对优秀生关注的比较多;语文教学重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在本课的教学中,指导学生阅读还不够到位,读的比较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对《清明上河图》这幅古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于课堂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努力改正,认真钻研教材,争取让今后每一节课更加扎实、有效。

《《画》教学反思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