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坛》读后感

时间:2023-11-06 15:38:05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与地坛》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与地坛》读后感1

史铁生之所以能写出《我与地坛》这样一篇倾世绝作,我认为是他经历了太大的苦难。正如因癌症16岁就离开人世的轻狂少年子尤所说,人都应该到医院去住一段时间。只有经历了真正的苦难,在一个类似地坛一样清静的境地,人才有可能停下匆匆的脚步,反省一下自己曾经的遭遇,只有被命运逼到了生命的边缘,人才有可能真正思索人生的意义——生死有何区别,人为什么活着,应该怎样活,怎么面对苦难,怎么自我救赎。史铁生倒是应该感想命运为她安排的苦难,不然,他怎么会对生命的奥秘有如此深刻的理解,怎么会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如此深邃的思想、如此隽永的文笔,怎么会活得如此清醒、坦荡?

我没有经历史铁生经历的深重苦难,当然也不会得到以上他得到的一切。但是,有一种东西,我们共享,全人类共享,那就是欲望。

欲望,是孩子小时候渴望长大、渴望游戏、渴望零食,是许多人工作后渴望业绩、渴望地位、渴望权力、渴望名声,是每个人渴望亲情、友情、爱情……欲望是对目标、理想实现的渴望,人们为了它而努力追求,它是人前进的动力,是人活下去的动力。

人们用“欲壑难填”形容人的自私、贪婪。确实,因为无限膨胀的欲望,贪心的官知法犯法,奸商不择手段。但这不是欲望的错,是实现欲望的手段有问题。只要不侵犯到别人实现其欲望的基本权利,追求自己的总没有错。我们不能说要扼制人的欲望,因为“消灭欲望的同时也消灭了人性”,因为人生就是实现目标以满足欲望的过程。

有多少人遁入空门后看破红尘,自杀升天,远至古代的君王,近至现今《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他们失去了人性的最本质——欲望,因此生死对他们而言并无区别。看破红尘的他们认为,人最终难逃一死,人生最终会变为一片虚无。可是他们只看到了人生的结果,而没有看到人生这个过程的精彩。每个人都在追求结果,但每个人都活在过程中。

目标是我们想象中遥远而美丽的彼岸,而欲望是我们的发动机,让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有意志与一路上所有的惊涛骇浪搏斗,同时创造出一次美丽的航行。即使彼岸遥不可及,即使彼岸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好,那又有什么关系呢?欲望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提供强大的动力让我们创造一个人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过程,一旦产生,一旦被经历,就无法被抹去,无法剥夺了。这样,我们面对死亡也不必恐惧,因为人生之过程的精彩不会随着生命的逝去化为乌有,它已融入我们的记忆中,让我们无悔,让我们坦然。

《我与地坛》读后感2

读过《我与地坛》,领悟到了不同寻常的人生,肢体残疾的史铁生,有着超乎常人的意志,他的坚持感动着我,虽然失去双腿的他有过失落,有过暴躁,可还是有充实人生。

作者思考着自己的人生,生死观,亲情一系列比较触动我们心灵的事情都显示在史铁生的笔下。

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失去双腿,面对迷茫的生活和自己现在如此不幸,看着在地坛公园来来往往的行人,看着他们健全的双腿,再看看自己那陪伴自己一生的轮椅,心中愤怒之情不禁油然而生,是啊,那对于一个心灵受伤的人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打击,可是,他并没有因为世界对他的不公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再想想我们的身体健健康康,生活在幸福的家庭里,可还是有人经常对父亲发脾气,可是,现在想想,史铁生遭受的困难和打击,我想,我们连发脾气的资格都没有。好好珍惜现在那拥有的生活,不要等失去了再来后悔。

史铁生的痛苦,在他的母亲身上是加倍的,但母亲一直理解儿子,尊重儿子,面对着一个在最狂妄的年龄上失去双腿的儿子,内心是如何的痛苦,为了孩子能在心灵上有一份宽慰和自由,她不惜自己承受心灵上的“痛苦”和"恐惧",其中的味道,可能只有天底下作为母亲的人最明白,伟大是一种无私爱,无私的行动。可是,造化弄人,在史铁生第一次获奖的日子里,他是多么希望母亲还活着,多么希望母亲可以多夸她两句,用自己的成绩给母亲小小的安慰,这个机会都没有了,这位为他承受了那么多痛苦的母亲已经去世了,人世艰难,事与愿违。

史铁生通过文字告诉我们人是不能追求绝对的公平的,永远的利益和无忧无虑的幸福是不可能的属于热和一个人的。没有无憾的人生才是真的人生。

人世间最真情,是无私,最不求回报的便是母爱,在史铁生的笔下,热情的赞扬着伟大的母爱。在我们生活中母亲也是如此,在点点滴滴中都有母亲的身影,我们的母亲也在为我们付出着她的一切,所以,多关心她一点,她也会累,也会有离开我们的一天,所以,趁着还没有完全失去孝顺妈妈的时间里,多关心她一点,我们不能太自私,只想这自己,从而忽略了身边的最爱。

时间过得很快,把握现在,给自己的妈妈一份真正属于她的爱,因为没有任何东西是不求回报的。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身边的人为我们做出了太多太多,我们也只能用感恩让他们得到快乐和安慰。

《我与地坛》读后感3

——“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

第五章的内容十分沉重,它首先是介绍了一位在地摊捡小灯笼的漂亮天真可爱的小孩,之后却沉痛地指出这个女孩脑子上有缺陷。这个故事是这整篇文章的风格愈加低沉,小女孩的弱智,无疑给作者一个沉痛的打击,或许作者也不是故意“先抑后扬”的,当时这种起伏无疑给这个女孩又敷上了一层悲惨的薄膜。正像作者在文章里所说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作者在小女孩的身上又更加体会到了命运的残酷,人性的可悲。小女孩是弱智,而作者是残疾,这些都是无可避免的,都是命运所向来注定的。而小女孩显得更加地可悲,是因为他还有着令人心动的外表。倘若这个小女孩长相平凡,那或许作者也只是但这个弱智是个弱智了吧。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这个文章带来一个哲学的思考——差别可以消除吗?在旁起伏小女孩的男孩就一定的正常的吗?他的哥哥一定是温柔的吗?这个世界,由对比才让人所感受到的美好,消除了差别,也就是做到“公平”,这个世界上的幸福感也就不会如此地强烈。人类生来有欲望,欲望而私人看到差别,若自己比别人好,便会感到优越感,这是最初的幸福感所来源。

只有对比,才会让人看到差距,才会使人有上进心;只有对比,才会让人产生嫉妒;只有对比,才会让人感到幸福。“对比”这个东西,亦褒亦贬,前者的作用大于后者。有句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觉得,在作者的眼里,这句话是不对的,没有对比才是一种对于人性的伤害。没有对比,优越感从何而来?连人类获取“幸福感”最简单的途径都抹消了,那 ……此处隐藏8760个字……出去,未来的日子是他自己的,在那园子里出了什么事,这苦难也只好我来承担。”

作者确实是一位无良心的人。他逃避,逃避的却是母亲的关心;他欲望,欲望的只是自己的成名;他思考,思考的却是自己生而死的意义。之后他的生活,与地坛息息相关。他发疯,去地坛,他混乱,去地坛,他无聊,也去地坛。而这时,文章就不仅仅是“我与地坛”了,而是,“我,母亲与地坛”。因为在这背后默默注视着他的,是一位母亲。

母亲深知自己的儿子缺失的是什么,烦恼的是什么。他最清楚自己儿子的脾气,却又不想不关心自己的儿子。像题记上面写的,母亲给足了儿子的自由,即使她知道放纵他之后会发生什么事,当时为了让儿子好过,还是忍住了自己的溺爱,将其转变成了一种“你所受的伤都由我来承担”的大爱。是啊,说服了自己的良心,但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身躯。他想远离,她却逼近。这样,母亲也成为了地坛的一个常客。这时,地坛的意义就被赋予得更加地重大了。它不仅仅继承了作者的喜怒哀怨,还被赋予了一种视为“母爱”的载体。母亲的形象就变得越发伟大。“他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到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母亲想见他,却又不想让他看见。这里面,蕴含着一种后悔的感情,因为母亲博大的心胸,认为她自己没有照顾好作者,其中,还蕴含着一种纯粹的母爱。她知道该怎样给予作者应有的情绪,怎样让他发泄,又怎样让他醒悟。而她所承受的,就是她所说的“在园子里出的事都由我来承担”的一种后果。

作者对于母亲,也有无尽的忏悔。“莫非他来此世上只是为了替儿子担忧,却不该分享我的一点点快乐。”作者此生最大的遗恨,应该是愧对于母亲,她走的时候,才49岁,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却走了。作者怎么想都是因为自己。他懊悔,懊悔被自己的意气冲昏了头脑,而不用这些发泄的时间去接收现实,去好好地疼爱母亲;他忏悔,忏悔自己做了那么多对不起母亲的事,他明明知道母亲在地坛后德灌木丛中干什么,却无动于衷;他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孝敬母亲,没有尊重母亲。总而言之,作者的后半生,是一个“悔”字。

我看《我与地坛》的第二章时,作者的笔触实实在在地叩击了我的内心,他真正地将对一位伟大母亲的思念变成了对母爱的赞颂,实实在在地让读者们感受到了内心深处曾悸动过的对于母爱的渴望与思念。也更体现出了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

《我与地坛》读后感14

《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以前小的时候看这篇文章,压根就没有产生任何的感受。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诉说着那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诉说着淡褪了的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同时,对于在地坛里的那对多年来相濡以沫的老夫妇,对于那个热爱歌唱的小伙,对于那个不幸失聪的女孩,作者也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静静的在一旁凝望着那一幕幕悄然发生在地坛中的不起眼的故事。就像是这个园子的历史见证者。

很喜欢史铁生那细腻的笔触和那种娓娓道来的口气,没有过分的情感波动和浮夸,也许瘫痪的病痛让他煎熬过,愤恨过,最终认清了,接受了,平静了,形成一种看透了尘世的坦然和从容,那样的一种淡定,便渗透在文笔中了。正因为如此,在那些文字中,时而透露着的睿智,时而又流露出真挚朴实的可爱。人生经历了那么一遭,已经没有什么能让他生出愤怒和狭隘的情感了,因而就能坦荡荡的,随性表露任何他想表达的东西,大约是如此,才会动人。

对于史铁生而言,地坛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呢,在文章的开头似乎便有了“我常觉得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在史铁生看来,他与地坛的相遇是一种命中注定的结果,于是这么多年来他便再没有长久的离开过地坛了。而读完了整篇文章,我更觉得那片荒芜的园地就是他的心灵的栖所,在作者双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中,在他迷茫或消沉的日子里,他便摇着轮椅来到地坛,在那里久坐。

于是乎我开始羡慕史铁生能“拥有”一座地坛,大概我们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渴望这样一个“地坛”,在那里,我们可以寄托一份喜悦,或者埋下过往的忧伤。史铁生与地坛的那份牵连,也许真的是冥冥之中的命运安排,是上天给他的一份补偿。

大概他也感受到了上天的那份恩赐吧,于是他才会在纸上写下这样的话,不知为何,每每诵读这段文字的时候,内心总会涌起莫名的酸楚:“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

《我与地坛》读后感15

短短二十几页的文章,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这是作者内心深处的,是作者积淀了十五年,所对生活的理解。我想一个失去双腿的人,能否做到拥有和平常人一样的心态,去努力创造美好的明天。

文章写了作者在一座古园中度过的十五年生活,作者二十一岁失去了双腿,那时的他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他就这样走进了地坛,从中汲取了生活的勇气和奋斗的力量。文章中有自己在这座古园中的见闻,更多的是自己对生命的思索,对生与死的理解。

作者是不幸的,在他最狂妄的年龄却受到了如此沉重的打击 —— 失去了双腿。那时的他失魂落魄,在地坛,他一连几个小时在想关于死和出生的事情。这样想了几年。最后他在沉思中决定试着活下去。

作者又何尝不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个伟大的母亲。他的母亲每天把他送出,视力不好的她总是四处张望寻找我的背影,她又会偷偷跑到进地坛寻找我……作者也许说的对,在他深处荒园独自面对着残垣断壁、破瓦残转时,有一个人,正在沿着他的车辙苦苦地寻觅,那就是他的母亲。她多想为儿子分担痛苦,希望他能好好地活下去,更希望儿子能得到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但是儿子还不懂事,从没有为母亲考虑过,她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直到母亲的猝然长逝他才发现母亲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我不禁想到了自己的母亲,总是早早的为我做好早饭,四处奔波为我买书,我却有时候在她身上撒怒气。之后才知道错了。

我想有时候或许失去了才懂得了珍惜,但是这样的后悔却不足以弥补。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现在。

然而,我们应该珍惜生命。遇到挫折不要选择逃避,要迎难而上。一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要好好把握。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史铁生挺过了这个艰难阶段,我们又怎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死在常人看来是比较可怕的事,而史铁生给了死这样一个定义: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会降临的节日。其实,本来一切并不可怕,只是你对待事情的一种态度罢了。何必悲观,只要把握眼前的生活就行了,以一种乐观的态度对待。或许我们就不会有那么多痛苦了。

虽然有时候我们努力,但却一次又一次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想。但是不要放弃,纵使有一天梦想不会实现,只要努力,就能充实了自己,让自己变得幸福。我想这就是作者母亲想要作者找的路吧 —— 走出阴影,变得充实、幸福。

《《我与地坛》读后感(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